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城市與城市1

人口不斷的離棄鄉村進入都市,雖然始於工業革命後資本/勞力關係的新架構需求,但是這樣的新關係,也同時不覺間改變了舊有農業社會,以村莊為供需自足有機體的生產結構體系,原先一個個數千人的村莊,可以承擔掉自己大半的供需與排泄污染問題,也就是類同一個完整的自我食物生態鏈,同時可以擁有生產者、消費者與分解者的完整多重角色,這是與現代超大都市在全球化鏈圈結構裡,角色從多元複合性,不斷被單一化的現象是完全不同的。
也就是說,現代城市與城市間,事實上反而形成了一個超大的食物鏈關係,強勢富裕的城市消費弱勢專事生產的城市。超大城市的存在意義,除了歷史的宿命外,某方面而言也是在迎合這個世界城市食物鏈的結構需求,以能在這樣的供需體系中,取得類似進化論「適者生存」 較優勢的殘酷地位。
「永續都市」的作者提出,具多樣化小系統的都市﹝例如:資源使用、運輸或廢棄物處裡具備獨立小系統﹞反而較能因應突發的變化與危機。

沒有留言:

 
Template by: TIMLACO.V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