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盛名的建築鬼才理查‧羅傑斯(Richard Rogers)的建築展,即日起以「從住宅到城市」為名,在台北市立美術館盛大展出。這次展覽最初由「羅傑斯.史達克.哈伯 和合夥人事務所」以及「龐畢度中心設計」製作,並於2007年龐畢度中心三十週年慶同時推出。本展具體呈現理查‧羅傑斯自1960年代至今建築生涯中的作品,透過78件模型、數百幀圖片、22組動態影像、近50公尺長的大型年表及 4支特別為展覽製作的影片,完整呈現其建築生涯。
理查‧羅傑斯設計的高雄捷運R9中央公園站(圖片提供:北美館)北美館在建築美學的推動向來不遺餘力,將正在國際舞台躍動的建築視野傳遞給台灣民眾,致力於與國際潮流零時差的接軌。自2002年起至今,陸續舉辦《科比意》展、《建築電訊》、《普立茲克建築獎作品展》、《伊東豊雄:衍生的秩序》展等,今年更邀請理查‧羅傑斯展出,以回應建築融入於常民美學的趨勢。理查.羅傑斯1933年生於佛羅倫斯,1991年與1996年分別由英國女王授與爵士(Sir)與勳爵(Lord)。他是受英國政府相當器重的都市建築顧問,於建築生涯獲獎無數。在2006年威尼斯雙年展,理查.羅傑斯被授予「終身榮譽金獅獎(Golden Lion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2007年,又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表彰他對當代建築的貢獻與成就。羅傑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作品是1969年法國巴黎龐畢度中心的競圖案,由當時年僅36歲的羅傑斯和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的提案雀屏中選。龐畢度中心的外露鋼骨結構以及複雜管線,顛覆了傳統建築結構美學的概念,也奠定了羅傑斯在建築界突破傳統成規的地位。1998年落成的法國波爾多法院,與2006年完成的西班牙馬德里國際機場第四航廈,更持續突破,領先時代潮流,將永續設計的理念融入作品之中。羅傑斯的建築設計與都市設計作品遍佈全球,在台灣已經完成了「高雄慶富集團總部」以及「高雄捷運R9中央公園站」。
法國龐畢度中心模型(圖片提供:北美館)本次展覽可發現羅傑斯建築最難能可貴的是融合了建築專業、社會意識及城市思維。他熟稔於自由空間的概念:主張將「服務、流通元素」與「使用空間」區分,輔以光及景觀視野等元素,實踐友善、人性化的設計。他認為公共空間是社會價值的具體呈現,公共空間是由使用它們的社群所形塑,而這些社群又被定義它們的空間所塑造。公共空間是種催化劑,可以產生能量,予人興奮感,並讓公眾在一座城市的固有噪音混亂中獲得片刻的祥和與寧靜。在倫敦、里斯本、柏林、紐約、首爾、高雄(以及未來的台北)等地,羅傑斯的建築都是一幅幅充滿力道、振奮人心的風景。羅傑斯總結他的建築生涯時說:「45年來,我和我的同仁共同發展出一套建築語言,源自於對建造過程以及人們如何看待這些過程與建物之關係的想像,這套建築語言透露了各式建築─從辦公大樓到文化中心,從住宅到城市─的所有訊息。」本展採用開放的展場設計,以不同的區塊顏色標註了可辨性(Legibility)、系統(Systems)、輕量(Lightweight)、透明(Transparency)、都市(Urban)、綠色(Green)、公眾(Public)等主題,觀眾可遊走於羅傑斯的建築版圖中,從中發掘羅傑斯作品背後的企圖與思維。
理查‧羅傑斯設計的高雄捷運R9中央公園站(圖片提供:北美館)北美館在建築美學的推動向來不遺餘力,將正在國際舞台躍動的建築視野傳遞給台灣民眾,致力於與國際潮流零時差的接軌。自2002年起至今,陸續舉辦《科比意》展、《建築電訊》、《普立茲克建築獎作品展》、《伊東豊雄:衍生的秩序》展等,今年更邀請理查‧羅傑斯展出,以回應建築融入於常民美學的趨勢。理查.羅傑斯1933年生於佛羅倫斯,1991年與1996年分別由英國女王授與爵士(Sir)與勳爵(Lord)。他是受英國政府相當器重的都市建築顧問,於建築生涯獲獎無數。在2006年威尼斯雙年展,理查.羅傑斯被授予「終身榮譽金獅獎(Golden Lion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2007年,又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表彰他對當代建築的貢獻與成就。羅傑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作品是1969年法國巴黎龐畢度中心的競圖案,由當時年僅36歲的羅傑斯和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的提案雀屏中選。龐畢度中心的外露鋼骨結構以及複雜管線,顛覆了傳統建築結構美學的概念,也奠定了羅傑斯在建築界突破傳統成規的地位。1998年落成的法國波爾多法院,與2006年完成的西班牙馬德里國際機場第四航廈,更持續突破,領先時代潮流,將永續設計的理念融入作品之中。羅傑斯的建築設計與都市設計作品遍佈全球,在台灣已經完成了「高雄慶富集團總部」以及「高雄捷運R9中央公園站」。
法國龐畢度中心模型(圖片提供:北美館)本次展覽可發現羅傑斯建築最難能可貴的是融合了建築專業、社會意識及城市思維。他熟稔於自由空間的概念:主張將「服務、流通元素」與「使用空間」區分,輔以光及景觀視野等元素,實踐友善、人性化的設計。他認為公共空間是社會價值的具體呈現,公共空間是由使用它們的社群所形塑,而這些社群又被定義它們的空間所塑造。公共空間是種催化劑,可以產生能量,予人興奮感,並讓公眾在一座城市的固有噪音混亂中獲得片刻的祥和與寧靜。在倫敦、里斯本、柏林、紐約、首爾、高雄(以及未來的台北)等地,羅傑斯的建築都是一幅幅充滿力道、振奮人心的風景。羅傑斯總結他的建築生涯時說:「45年來,我和我的同仁共同發展出一套建築語言,源自於對建造過程以及人們如何看待這些過程與建物之關係的想像,這套建築語言透露了各式建築─從辦公大樓到文化中心,從住宅到城市─的所有訊息。」本展採用開放的展場設計,以不同的區塊顏色標註了可辨性(Legibility)、系統(Systems)、輕量(Lightweight)、透明(Transparency)、都市(Urban)、綠色(Green)、公眾(Public)等主題,觀眾可遊走於羅傑斯的建築版圖中,從中發掘羅傑斯作品背後的企圖與思維。
《理查‧羅傑斯 + 建築師:從住宅到城市》展期:2010.03.06 – 05.02
展區:台北市立美術館1A展覽室
圖文參考
台北市立美術館:www.tfam.museu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