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30日 星期四

一封東台灣再生顧問師的告白




一封東台灣再生顧問師的告白

沒想到有機會能寫上一篇關於農村發展的文稿,這陣子似乎與農村議題及規劃特別的有緣,但也因緣分讓筆者更深切的體認此議題對於台灣地景空間的重要性,換個角度來說是我們自己希望給自己怎麼樣的生活環境,身為環境的規劃者,過去遊走於台灣的各地從事著區域規劃的工作,對於回到家鄉回到過去滋養我們的土地上,我們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面對他,東台灣的土是黏的,東台灣的空間氛圍具有無法形容的吸引力,相信這是我們團隊多數人的共識,所以大家才希望能留下來作些什麼,這是我們最初的想法,也是希望這個環境能給我們這群傻子一個機會。

最近農村再生的議題好像非常的火紅,信箱裡每天都會有來自四方的來信,似乎僅停留在支持還是反對的議題上,對筆者而言這些稍顯得複雜些,原因在於身為規劃者的我們理應選擇最好的方式來對待這片土地,盡可能發揮自身的專業來幫助地方幫助農村,所以一項政策的正與反似乎就不是這麼絕對了,關鍵在
於執行者的態度;我相信法案推動者的初衷也是如此吧,只是對立與意識形態模糊了焦點,對於地方的居民而言壓力也日與劇增,多數的地方居民也無法理解其中的爭議點,其實地方要的不多只是希望能被關心。


筆者過去十餘年來多生活於台灣西部,回到東部發現因城鄉級距的差異,其中政策執行面更需謹慎,以及衡量地方不同的需求來施予規劃,如果直接問再生的法案適不適用於東部,以顧問師、規劃者、生活者的角度而言是需要的,原因在於上述的城鄉級距的問題,也許過去西部多數農村與全球化接軌的時間相較於東部來的較早,其中的公共建設的比例與西部與東部農村是無法比擬的,慢不見得是壞事,有時慢慢來比較快,有時慢反而替我們多保留下許多值得被保留的環境元素,今天的我們希望能多關注台東,承前段所言,執行者的觀念相較於法案本身來的更為重要,所以身為顧問師的我們更應謹慎的面對環境與人民,也應不斷尋找適合的方式,以上是ㄧ個東台灣子弟對於農村再生的期待


luke

哇*-----靠


ㄟㄟㄟ
我也才 10天沒po 文章
我的排名就掉了百分之20
各位各位

最近真的太忙了



別這樣啦
luke

2009年4月19日 星期日

Peter Zumthor 獲頒 2009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瑞士 BASEL 真是個好地方!出了 Jacques Herzog 與 Pierre de Meuron 這一對建築師,現在又有一位 BASEL 出生的建築師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普立茲克建築獎)。暨獲得 2008年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賞後,瑞士建築師 Peter Zumthor 接著獲得頒發 2009年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普立茲克建築獎)


對許多人而言,在瑞士默默耕耘的 Peter Zumthor 早就該得到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這座相當於建築界諾貝爾獎的肯定,如今主辦單位 Hyatt Foundation 總算將獎項頒給 Peter Zumthor,可說是實至名歸!Peter Zumthor 將於2009年5月29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所舉辦的典禮上受頒獎章以及10萬美元的獎金。2009年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普立茲克建築獎)評審團成員包括:評審團主席 Lord Peter Palumbo、智利建築師 Alejandro Aravena、日本建築師阪茂(Shigeru Ban)、瑞士建築學者 Rolf Fehlbaum、美國建築師 Carlos Jimenez、芬蘭建築師 Juhani Pallasmaa、義大利建築師 Renzo Piano、建築評論家 Karen Stein、執行董事Martha Thorne(沒有投票)。65歲的 Zumthor 和其他明星建築師們非常不同,因為他的成就並非建基於聳立在各大都市、舉世矚目的大型建築物之上,而是跑到人跡罕至的偏遠地區,例如阿爾卑斯山區,發揮他的才華,而他設計出來的作品,大多數是嬌小玲瓏,極少龐然大物。雖然如此,由 Zumthor 設計的每一座建築物都是一絲不苟,巧奪天工,充份發揮他的創作和藝術才華,當中包括小型教堂、博物館、護老院和溫泉度假區等,在一般人眼中,這些建築物可能毫不起眼,也未必引起廣泛注意,但由建築師、評論家、和學術界人組成的評審團卻對 Zumthor 讚不絕口,讚揚他的作品不受時間和文化的界限影響,而且尊重建築物周遭的環境。


1943年4月26日,Peter Zumthor 出生於瑞士巴塞爾(Basel),他的父親是一位專門製作家具的木匠,1958年時,Zumthor 曾在一位木匠那邊以學徒的身份學習木工相關技術,因為有這層關係,一般認為 Zumthor 從他的父親身上學習到許多事物以及對於材料的瞭解等,Zumthor 自己也體悟到那種不畏艱難的心裡,認為工匠應該要克服技術上的問題,然後將作品以最完美的形態呈現出來;1963年,Zumthor 二十歲時進入了巴塞爾藝術與工藝學校 (Kunstgewerbeschule - Basel school of arts and crafts) 學習設計,其後到了美國紐約的普瑞特學院(Pratt Institute)學習,在那被嚴格的工藝訓練清楚瞭解到現代主義的想法和感覺。Peter Zumthor 的作品尺度都不大,但是他的每一棟建築物都對於基地和整體的計劃有很周詳考量 去反應出不同的感受 每一個作品都反應出人對於建築物基本元素 位置、材料、空間和光線的感覺。在他早期工作裡,大部份的作品都位於瑞士最東邊一個名為「Graubunden」的州,在那裡的環境和文化是呈現出一種多種族混合的文化,在這裡拉丁人和條頓人(Teutonic)的文化被混入,也是臨接羅蔓斯人(Romansch)和德國人的邊境,Graubunden 下與義大利相接,所以在此區域呈現著非常多樣性的文化,並且 Peter Zumthor 早期也是在這裡的州政府紀念建築維護部門工作了12年,所以他非常的瞭解整個Graubunden 區域的城鎮廣場和拱廊,以及有著大山牆的鄉村房屋與穀倉, Zumthor 本身是一個地方主義者(regionalist),但他也充分的瞭解到過去的舊有建築物已經非常的好了而不能只是從舊有建築上模仿或複製,也在舊建築上學習到材料、氣候和配置的想法,而在他24歲的時候他去了許多戶外大自然的地方去調查學習感受一些自然的事物。


他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包括位於瑞士 Vals 的溫泉旅館(Thermal Baths Vals)奧地利 Bregenz 美術館(Art Museum Bregenz),以及2007年完工位於德國的 Cologne 美術館(Art Museum of the Archbishopric Cologne)。如 Peter Zumthor 曾經說過「在找尋答案時,與其討論風格,還不如去探討方法或者特定的覺醒」,所以他的建築存在一種內省的特質,重視材料、構造與細部的理解,真實的面對材料特性、感官性等建築本質。而其構造形式則來自他所堅持的「custom-made architecture(客製建築)」理念,強調建築要與基地環境相融合,回應自然環境與滿足建築機能。例如他在奧地利Bregenz 的Bregenz 美術館(Art Museum Bregenz)簡潔地利用玻璃的接合方式及混凝土的質感豐富地表達了低調但空間氛圍豐富的室內空間及立面造形,成功地轉化光線於其展示空間之中。儘管設計自然樸實卻又令人驚豔,但因為生為金牛座的 Peter Zumthor 性格內斂、作風低調,使他雖被許多人士尊崇,卻從未在建築明星的舞台上佔據一角,此次獲得2009年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普立茲克建築獎)可謂是遲來的肯定。


>>Peter Zumthor 作品列表


1983年 Elementary school Churwalden, Churwalden, Graubunden, 瑞士


1983年 House Rath, Haldenstein, Graubunden, 瑞士


1986年 羅馬考古基地保護所 Shelters for Roman archaeological site, Chur, Graubunden, 瑞士1986年 Atelier Zumthor, Haldenstein, Graubunden, 瑞士


1989年 Saint Benedict Chapel 教堂(Sumvitg Church in Sogn Benedetg), Sumvitg, Graubunden, 瑞士


1990年 Art Museum Chur, Graubunden, 瑞士


1993年 Residential home for the elderly, Masans, Chur, Graubunden, 瑞士


1994年 Gugalun House, Versam, Graubunden, 瑞士


1996年 Spittelhof housing, Biel-Benken, Basel, 瑞士


1996年 Hotel Therme Vals, Vals, Graubunden, 瑞士


1997年 Art Museum Bregenz, Bregenz, Vorarlberg, 奧地利


1997年 Topography of Terror,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and Documentation Centre, Berlin, 德國1997-2000年 瑞士展覽館 Swiss Pavilion EXPO 2000, Hannover, 德國


1997年 Villa in Kusnacht am Zurichsee Kusnacht, 瑞士


1997年 Lichtforum Zumtobel Staff, Zurich, 瑞士


1997-2000年 Kolumba - Erzbischofliches Diozesanmuseum, Cologne (Koln), 德國


1999年 Cloud Rock Wilderness Lodge Moab


2007年 Bruder Klaus Kapelle(Bruder Klaus Chapel), 德國


2007年 Cologne 美術館(Art Museum of the Archbishopric Cologne), 德國>>相關討論::瑞士建築師 Peter Zumthor 獲頒 2009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瑞士建築師 Peter Zumthor 獲頒 2008年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賞 Praemium Imperiale prize::::Peter Zumthor 設計之羅馬考古基地保護所 Shelters for Roman Archaeological Site::::Peter Zumthor 設計 - Saint Benedict Chapel 教堂(Sumvitg Church in Sogn Benedetg)::::Peter Zumthor 帶你去泡湯 - Thermal Baths Vals 溫泉旅館::::Peter Zumthor - Kunsthaus Bregenz (Bregenz Art Museum 美術館)::::Peter Zumthor - 瑞士展覽館 (Swiss Pavilion Expo 2000)::::Peter Zumthor 的小教堂 - Bruder Klaus Kapelle (Bruder Klaus Chapel)::::Peter Zumthor - Cologne 美術館(Art Museum of the Archbishopric Cologne)::


>>相關網站::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普立茲克建築獎::::


Praemium Imperiale Prize 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賞 ::


Thermal Baths Vals

設計案名稱:Thermal Baths Vals 溫泉旅館
設計案位置:Vals, Graubünden, Switzerland
瑞士建築師:Peter Zumthor
完成:1996年

Vals is a remote alpine village in the canton of Graubünden, which has recently become well known all over Switzerland and to some extent the rest of the world - it went through the Bilbao effect before Bilbao. During the early 1980s the community of Vals bought a bankrupt hotel consisting of three buildings from the 1960s, and commissioned Peter Zumthor to build a new thermal bath. The building became a success in Switzerland: only two years after its opening it became a protected building; you can find photographs of it in any kind of magazine in that country; the name of the architect is well know to the common citizen of Graubünden; the village of Vals is again on the map.Zumthor uses images of quarries and water flowing spontaneously from the ground to describe the conception of the building, ideas charged with an archaic atmosphere. Its geometric rigor reflects a huge rock embedded in the hillside.The building is made from local Valser quartzite and concrete. Water, light and to some extent steam and heat, add to the definition of areas within the ritual of the bath. The primal act of bathing organizes the building. Entrance is through an underground tunnel where the iron richness of the Valser water first shows as it pours from wall-mounted copper pipes and stains the stone that lies beneath its flow. Following the tunnel there is a filtering volume where the bather enters from one side, undresses, and comes out from the other side ready for the bath. Stepping out of the changing rooms the bather will be on a longitudinal balcony space that overlooks the therme; from here he can go into the Turkish baths or flow down to the main floor using a ramp that runs parallel to the balcony. The main floor is organized by a series of 'stones' (cubic volumes) which house bath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showers, and sweating, drinking or resting spaces. Between these stones is water, and beside them larger empty areas lead towards two large windows which frame the view of the mountains. Wandering into the central bath the swimmer can move into the outdoor bath and finally onto the terrace. Below the baths is a therapy level containing smaller rooms that serve for varied types of massage and physiotherapy.Seemingly static at first glance, the spatial concept is in fact completely dynamic, and this duality of impression between the still and the kinetic makes the building a place of relaxation through action, an awakening of senses. The ceiling consists of cantilevered concrete slabs, each piece separated from the others by 'fissures' - light slits that also add to the sense of fluidity of the overall space.>>如何前往 Thermal Baths Vals 溫泉旅館By public transport: From the city of Chur, take the train Rhätische Bahn to Disentis/Mustér. Stop at Ilanz. From Ilanz take the Postauto (Swiss post coach) to Vals.By car: Arriving from Chur direction Disentis until Ilanz. From Ilanz take turn south and take the mountain road to Vals. Opening hours: Mon-Sun 11.00-20.00. The Baths are closed in April and May.It is possible to stay overnight at the Hotel Therme. Please ask for exact information. Tel. +41 81 926 8080 or reserve for the Baths online at
http://www.therme-vals.ch.It is very important to make reservations via the Internet for access to the bath: the trip is long and it is better to avoid disappointment.It would be silly to visit this building and not experience it through use. Please don't forget your swimming suit.

相關網站::Thermal Baths Vals 溫泉旅館::


















大雪覆蓋的Caplutta Sogn Benedetg

桑貝納得教堂﹝Church in Sogn Benedetg,1985-1988)作品名稱:

桑貝納得教堂﹝Church in Sogn Benedetg)

建築師:Peter Zumthor

建造地點:Graubunden, Swiss

建造時間:1985-1988

這是 Peter Zumthor 第一個得到國際間迴響的設計案,一棟位於Sogn Benedetg 鄉村間的小教堂,這個村莊位在Voder Rhein 很高的幾近垂直的草地山谷上面,在整個建築物從屋頂下部到地面上,為了適應氣候條件而在外圍覆蓋粗糙的木瓦,整個木瓦所呈現是那種絮亂而粗獷的感覺,並且以淡紅棕和暗黑色為來面對外部環境山坵的中界顏色,希望能將溶入整個自然環境,而在教堂的牆面上緣開了一環帶的木造高窗,讓整個紅銅屋頂更加的聳立。整個教堂驕傲的、有威嚴的像高塔一般聳立在草原坡地上方,而在教堂後方的深綠色森林更凸顯教堂的崇高感。在教堂的一旁的鐘塔非常簡單的樹立在一旁,就好像在宣告這一個地方一樣。你從小小的山路慢慢的向教堂走進之時,你會看到教堂外形逐漸的變化,教堂平面是一個橢圓水滴形,而在較圓弧的那一面去面對由山谷吹過來絮亂風勢,在另一側較為尖銳的面面像小山,並且宣告出入口的位置,永遠敞開著大門來歡迎朝聖者。由室內配置看來他的水滴形平面就更趨合理,在凸出圓的地方就是神壇的位置,在室內形狀更加的凸顯出神壇的重要性。室內光線由屋頂下緣的環狀高窗投入,讓整個室內充滿的光線。在高窗細長的豎框背面有著像魚鰭般的背板延伸進入室內,因為背板的分隔出窗戶,讓你在抬頭看窗戶外的天空時就好像是一個個被區分出來的天空畫面一般,並且暗黑色的背板更凸顯了天空的明亮及高遠,也反應出了人每週來做禮拜時,人面對上帝時那種謙遜尊崇感覺的詮釋。在室內四周銀色的牆面反射了高窗所投入的光線,提高了室內明亮度,並且也讓空間溶解變得更寬敞更沒有定形。室內細長的木柱讓空間恢復次序性,並且用金屬支架與牆面脫開,以避免破壞牆面的連續性,細長的木柱也是教堂後方森林樹木抽像的表現。小禮拜堂的設計反映出了祖姆特工作中最重要的兩個特性:第一個是他的信念『建築是由許多意喻深遠的部份組合起來的藝術。相信所有的建築工作的真實核心在於建築的行為。尊敬那些細部與接點處工匠與工程師用心表現的藝術,並且極盡工匠所有的技能來做出最完美的呈現』。第二個的是建築物的根植(rooting)建築物『當要設計一棟建築在基地上時,要去探索出它的深度、它的行狀、它的歷史和所呈現感覺上的品質,會對它有著深深的思考,並且考量他的位置』





















行政院衛生署防疫中心興建工程 國際競圖

中華民國行政院衛生署防疫中心興建工程 國際競圖
.
中華民國內政部營建署代辦之「中華民國行政院衛生署防疫中心興建工程 國際競圖」,在全球建築師競逐下,經過兩階段評審,終於在2009年3月25日選出首獎—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與美國的CUH2A, Inc.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PLA / James Theodore Hall, Jr 組成之設計團隊,日後將與衛生署及營建署協力完成防疫中心設計興建計畫。競圖第二名為宗邁建築師事務所及美國 HARLEY ELLIS DEVEREAUX 共同組成之團隊,獲得獎金新台幣100萬元;第三名為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獲得獎金新台幣60萬元。四名佳作分別為日本的 Shuhei Endo 遠藤秀平、美國的 TAG design works, Inc 及 Mario Cipresso (Studio Shift, Inc.),與來自義大利的 Manfredi Nicoletti,每名獲得新台幣20萬元獎勵金。首獎劉培森建築師曾主持設計長庚醫院,具有豐富醫療建築專業的經驗,美國CUH2A更是國際知名的實驗室建築領航者,其設計代表作包括:國家衛生研究院(美國NIH),疾病管制中心(美國CDC)….等,並設計超過50座生物安全等級BSL3或BSL4的設施,是極具信譽的生物安全領域的專業工程領導者。以國際級的醫療建築權威加上滿足我國特殊的在地條件需求,劉培森建築師團隊在七名入圍者的激烈競爭中,獲得評審的青睞,高票勝出。「中華民國行政院衛生署防疫中心」基地位於新竹縣竹北市,新竹生醫園區內。主要空間包括行政中心、國家衛生指揮中心、實驗室及研究檢驗中心…等,據執行單位營建署表示,本案之所以採國際競圖的方式取得一流設計,乃是宣示台灣對防疫醫學研究與世界接軌的決心,並期待藉此為台灣成就一個國際級的防疫中心,引領中華民國積極參與國際防疫事務,建立與世界各國密切的合作關係。防疫中心總工程預算達新台幣22億8300萬元,設計監造費為工程建造費百分之九。國際競圖自去年公告招標後,就引起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建築大師注意,共計有29個建築團隊參與角逐(國外18家、國內11家),第一階段評選選出7名入圍者(國外4名、國內3名)可進入第二階段評選(決選)。入圍決選之建築師所表現的創意與專業能力,都令評審折服不已,評審結果,劉培森建築師團隊最終以其堅強的合作團隊、優異的規劃理念及多層次有效率的安全管制設計獲得首獎。防疫中心國際競圖七名得獎者的設計圖、模型,將於2009年4月13日起到5月31日止,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的九樓公開展覽,參觀本展覽者可免費入場。2009年4月24日上午將於展覽現場舉辦展出茶會與得獎作品設計理念研討會,主辦單位歡迎大眾參加此一以實驗室專業為導向的建築設計盛會。
TAG design works, Inc + Johnny C. Lu + Kornberg Associates(Ken Kornberg) + Ramer Architecture(Richard Ramer) + 賴朝俊建築師事務所 + 羅中燡建築師事務所
Mario Cipresso (Studio Shift, Inc.) + 薛昭信建築師事務所

Manfredi Nicoletti + 陳耀東建築師事務所



遠藤秀平 Shuhei Endo + 渡邊邦夫 Kunio Watanabe + 許宗熙建築師事務所


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 楊逸詠建築師 國籍:中華民國





宗邁建築師事務所 / 費宗澄建築師 國籍:中華民國




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 / 劉培森建築師 國籍:中華民國

相關網站::行政院衛生署防疫中心興建工程 國際競圖::

2009年4月18日 星期六

最親愛的 詞:馬嵩惟 曲:阿滾


沒開口問的 你忐忑反駁


從你的語氣裡聽懂了


不自然的歉疚代表什麼


前座的線索 忍住的顫抖


還想揣摩如果開往他的門口 謊你會怎麼說


最親愛的最後最遠離了


最美好的最後最是痛了


我寧願你是對的 傷人地拉扯 不如哭著自由


最親愛的最後最遺憾了


最該走的最後最難轉身 我真的被愛過了


你才要我先割捨 不是嗎親愛的


越是抱緊你 越感受裂縫


最害怕的終於成真了


決定卻比想像中還沉重


我多想相信 你也不捨得


否則那些陌生簡訊聲震動了 你怎麼還沒走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牆倒之前 –隱藏的烏托邦



牆倒之前 –隱藏的烏托邦


柏林圍牆倒塌即將滿廿週年,德國今年將在全國各地舉行一連串的慶祝活動,以紀念這個深具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台北德國文化中心因此也特別邀請德國著名的多媒體藝術大師麥克斯‧邁爾,來台展出其於1989年柏林圍牆倒
塌前在東德所拍攝的一系列照片與DVD,展
名為《牆倒之前 –隱藏的烏托邦》。






德國飛碟屋原型



1960年出生於德國萊比錫,大學主修海洋生物學的麥克斯‧邁爾,在2002年拿到藝術文憑以後,便不斷在世界各地巡迴展出他的藝術作品。麥克斯‧邁爾的創作不僅有影像、DVD等視覺藝術,還有大型雕塑,他亦被稱為是「新萊比錫畫派」的一員。






台灣飛碟屋



麥克斯‧邁爾來台數次,台北的101大樓、三芝的飛碟屋
以及東北角的野柳也都是他創作的靈感來源。不同於其他
攝影師,麥克斯‧邁爾的身影也常出現在自己的攝影作品
裡。


此次紀念攝影展中,將可看到許多德國尚未統一前的東德照片;麥克斯‧邁爾以黑白相片紀錄了當時的德國,他所熟悉的生長環境;在牆倒的廿年後,台北德國文化中心有幸將此展覽呈現給台灣的民眾,邀請大家一同走進時光隧道。

2009年4月9日 星期四

垂直村落





明日博物館第四檔計劃

「TheVerticalVillage©」展覽,邀請荷蘭籍新銳建築設計團隊MVRDV擔任策展人,並以台北市松江路旁一塊1000坪的基地作為展演舞台,預定於2009年底正式開幕。
「TheVerticalVillage©」超越明日博物館前三檔展覽規模與思維向度,將「在地」的概念由基地範圍拓展至整座台北城,策展團隊MVRDV將延伸對於台北城市中非正式都市空間的觀察與研究,實際在此建造一座實驗性、臨

性的垂直村落,並結合國際設計工作

營的運作,使「全球」與「在地」在此針對東亞城市空間交換彼此研究觀點。
北京的胡同、東京的町屋,以及台北城市裡的獨棟小屋,這些小尺度傳統的、非正式的都市空間構成了極度密集並且交流緊密的社區,形成都市裡一個個深具相異性的特色村落。而在過去十年間,為因應人口密集所帶來的壓力,東亞城市出現了許多巨型建築物,逐漸取代了這些較為傳統的、獨立的、有機的都市景觀,「TheVerticalVillage©」便希望探討:當現存的舊社區面對未來將改建成巨型建物的意圖威脅時,是否能透過其他方式為這些區域解決密度問題,並同時達成原有社群的保存與個性?
MVRDV邀請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建築所

博士班所組成的The Why Factory研究機構,共同與國內五所建築都市與景觀研究所師生,展開為期五個月的研究與七天的國際設計工作營,以國際視野與在地觀點的交流激盪,對非正式的都市空間環境提出自由的論述觀點,結合實體建築創造出的都市微型縮影,帶領參與者一起重新詮釋屬於台北的獨特城市文化!

活躍於國際的荷蘭明星建築團隊MVRDV
應策展團體「明日博物館」邀請,在台
北提出「垂直村落」實驗性住宅構想,嘗
試設計出幾種可以彈性組合的小房子模型
,今年底將以臨時建築物的方式在台北市
區呈現。藉這機會提供民眾思考,究竟想
要什麼樣的居住空間及需求。 「垂直村落」計畫的據點是台北市松江路和農安街口一塊千坪大的都市更新計畫預定地,目前有違章建築和老舊公寓住宅,未來將會被建商開發成新大樓,在這段期間則授權給策展團隊進行藝術展現。 宣告「垂直村落」計畫開跑,MVRDV三位主要建築師成員之一的.馬斯(Winy Maas)特地來到台灣說明構想。馬斯表示,亞洲城市近卅年來發展快速,大量人口湧進城市尋求發展,因此城市中的建案超過八○%是新興住宅,巨型建築和高樓大廈似乎成了解決城市人口問題的因應之道,為此還大量拆除有人情味的老舊建築,如北京的胡同、東京的町屋、台灣的眷村等,之後興建出「擁擠、容易複製,看起來長得都差不多的新式住宅。」馬斯說:「有什麼方式可以結合老建物的人情味,還能解決高密度居住問題?」 環顧松江路和農安街基地附近的老舊建築,馬斯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老舊建築的頂樓,普遍都有鐵皮屋加蓋!「在巴黎、倫敦等地,屋頂都是最昂貴的樓層,台灣顯然不是這樣。」然而,台灣人這項擴充居住空間的「創意」也讓馬斯獲得靈感。他想到可以設計幾種大小、顏色都不相同、狀似鐵皮屋的小空間,讓民眾依照自身需求去組合成自己要的房子,「試著達到個人化、多樣性的住家選擇。」 昨日馬斯在記者會上展示的建築模型,可以看到十多個紅、白、藍等不同顏色的單樓層房子模型,搭建在現有的建築四周相當有趣。這些模型在今年年底,會以臨時建物的方式落實呈現,屆時這些空間將作為展覽館之用,展期三個月。

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葉子


葉子詞曲:陳曉娟 演唱:阿桑葉子


葉子 是不會飛翔的翅膀

翅膀 是落在天上的葉子

天堂 原來應該不是妄想

只是我早已經遺忘

當初怎麼開始飛翔

孤單 是一個人的狂歡

狂歡 是一群人的孤單愛情

原來的開始是陪伴

但我也漸漸地遺忘當時是怎樣有人陪伴#

我一個人吃飯 旅行

到處走走停停也一個人看書 寫信

自己對話談心只是心又

飄到了哪裡就連自己看也看不清

我想我不僅僅是失去你#

http://mymedia.yam.com/m/2079761



大紀元 : 歌手阿桑等了4年終發片 回首往事頻落淚 (舊聞)


2003-11-11


唱紅「薔薇之戀」主題曲「葉子」的新人阿桑,苦等了四年,終於在今天發行專輯「受了點傷」,回想缺乏父愛的童年、藝工隊收攤、專輯母帶遇颱風泡湯等坎坷往事,她不禁多次落淚,面對眼前的嶄新人生,她覺得像是一場夢。 本名「黃嬿璘」的阿桑,之所以會取藝名阿桑,她說,主要是藝名給人中性形象,加上一路走來受盡滄桑,感覺蠻貼切的。但她笑說,自從唱紅「葉子」之後,有些人還叫她葉子呢! 今天阿桑以一襲湖水綠露肩毛衣亮相,她說,昨天拿到剛出爐的CD時,激動掉下淚來,由於吃苦慣了,悲觀的她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時時不忘告訴自己:不要沈醉在快樂之中。 翻開阿桑的滄桑史,要追溯到她念小學時,那時爸爸愛賭「大家樂」,對小孩常暴力相向;國一時,債主不斷找上門,阿桑的父母辦假離婚,四個兄弟姐妹四散飛,她則和阿姨同住,經過幾年,一家人又聚在一起,但不負責任的父親已經沒有聯絡。 阿桑高中畢業後進入藝工隊,結果她待的兩個藝工隊,接連步上「收攤」命運。除了成長過程坎坷,阿桑等待發片的四年期間,遭遇也是很淒慘。 例如專輯母帶遇到颱風淹水,全部心血瞬間泡湯;原本經紀人爲她寫的「遠走高飛」,卻遇到唱片公司「買歌不買人」,此曲後來成爲林憶蓮的主打歌。 談到這件難堪的往事,阿桑還是有點黯然,不過林憶蓮是她的偶像,她說「沒關係,她願意唱這首歌也是我的榮幸,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跟她合唱這首歌」。由於廣大「薔薇迷」頻頻詢問,加上師姐Selina與鄭元暢跨刀拍攝的「葉子」MV太感人,唱片行十分看好阿桑的實力,因此在不景氣的市道下,訂貨仍有兩萬張成績,讓阿桑和唱片公司都十分振奮。

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

桃花源



好久沒 寫些東西了
這個月忙 且亂
應該還會再忙一陣子吧
希望能再一個月內將亂局給平定下來
這一個多月來 大部分都在忙這個年度一些工作的安排
大家都累也忙 但總希望大家都能順利

上星期週末衝去花蓮 又殺回臺東金針山
累 尤其是開上金針山的時候 可真是伸手不見五指阿
那景象像是去年底 一夥人去梨山作調查案的時候
霧濃到開車的人都會暈車

但那天上去 有如進入桃花源般
這次的舞台再 櫻花園間
四周的金針華田裡 開滿了 野百合
空氣中濃濃霧氣 確有淡淡的百合香
我放些畫面 讓大家感受一下
這次的表演團隊是
鼎鼎大名的漢唐樂府
這些舞者 肢體 表情 歌聲 裝扮
配合著那天的濃霧 實在是 無話可說
各個畫面都是經典

欲看圖片 請到相簿裡

表演後的餐會 有請了在地的樂團
挖屋 ….這段是本來沒想到的
好吃的菜
超棒的氛圍
臺東 還真的是不錯

luke
 
Template by: TIMLACO.V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