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1日 星期日

台東、馬蘭與卑南三大聚落之間

這半世紀全球產業結構皆依各國經濟發展而轉型,但回歸地方的尺度來觀察,地方城市的發展與蔓延所依附的正是不同時期的產業,而各個時期的台東也是整體鍊結的一環,其中糖廠扮演著非常重要得角色,如百年前的糖廠正位於台東、馬蘭與卑南三大聚落之間,當時糖廠的任務為將東部土地之生產轉化成為城市、國家前進的能量,而如此相互依存得關係維持了近80年的時間。


台灣西部面對公路蔓延的無力,許多地方以都市計劃的名義下大筆一揮,產生了過度開發的後遺症。而台東本身所屬的地理位置,在規劃與開發說詞的糖衣下被認為是落後的象徵,但反觀今日的東台灣因為其地理因素的限制,卻替它創造出更好的空間優勢。在這裡除了豐富的自然地景被原始的呈現,在相同的背景下也保有了許多台灣各民族的文化基礎,有如各族群文化的基因庫般保存於台灣的東部。因此土地上不只蘊藏了自然能量,也積累了人文的精神。

台東糖廠在產業結構的改變之下,被迫吹熄了燈號,也面臨到轉型的壓力。廠區內製作的行為不復存在,但其遺構與設備卻因代表著早先時代的縮影,見證了台灣發展歷史的片段,反而特別的被關注。工業遺址的再造與文化創意的鏈結,在國內從一開始的嘗試和實驗,到今日已有豐收的期待。台灣文創產業隨著10餘年前的社區總體營造運轉而隨之啟動,而於各地文化的基層中攝取轉化的資源為當時社區營造非常重要的策略之一,進而將社區的自明性經由文化商品將其提升更上一個層次,而如此的過程也將文創的產業逐漸的帶向成熟的階段,近年來文創法的催生,各大文創園區的設立,雖說表面還有非常長的路要走,但大夥卻是越走越顯熱情,可見今日民眾與莘莘學子對於文化的價值觀隨著時代有明顯的改變,且對於文化的詮釋與轉譯有更明確的看法。

而台東糖廠的轉型恰巧搭上文創法與台東都市轉型的列車,在多元民族文化與豐富自然資源的優勢下,重新以藝術為基調,創意為號召,在糖廠羽化新生的同時,凝聚起在地的原創能量,以一種文化地景的方式重新呈現。『東糖原創工廠』(Primordial Art Center)是糖廠再次出發的核心名稱,東糖二字簡單帶出地理位置與製糖文化的背景;而原創則是說明台東保留了許多民族的創意能量;工廠二字是為了呼應以前土地上的使用,但也重新透露出文化能被轉製成創意產業的訊息,是一種生產創意的場域。規劃團隊希望能利用且重視如此的優勢來訂定台東糖廠未來的大方向,以『東糖原創工廠』作為起點,也是號召的動力,讓大家為台東、東糖去構思更好的未來。

沒有留言:

 
Template by: TIMLACO.V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