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撥開塵土


午安 韶文姐

心想應該要加個姊

兩篇文章我都閱讀完了

很高興你跟我分享


也許代表 妳對我這個人開始產生些許的信任感吧

這是我的詮釋拉

見面之初 邀你於檔案室咖啡館同餐

跟我的那些小鬼頭同事們

東一句西一句的亂說話


擔心那時會讓你覺得我們輕浮

尾瀨郎 的作品 是我們大學時期一門課必看的書籍

老實說 我非常的開心且佩服 妳朋友們的企圖

也希望她們夠持續

我非常樂意的去馬祖一趟

看年底前能不能 帶幾個公司的人過去看看

因為公司的人 還沒跟我去過馬祖

相較於馬祖 資源少反而對她們是好事

所以我相信願意過去的藝術家

不會計較那生活不便的問題

也許每天 挑水 與燒水洗澡反而成為

新的場所記憶

某個層度來說 這也是回應你的心得

我從您的心得解讀

可延續上一次我們線上的交談

鄉愁與斷代的記憶空間感

也許鄉愁對於憶美是一個驅動保存的動力

但我們要提醒自己的是

我們的核心是希望聚落能活下來

既然活下來 就代表他的場所是有演進的

而錯誤的修復方式 也代表了

這個聚落生命史裡 一段戲謔式的存在過程

某個程度而言

不需太嚴肅的看待這件事

如同你文章裡提的

丁字砌 人字砌 亂砌

反應著當時家戶經濟的狀態

但如果將時間點拉回當時 其實經濟不好是一件很灰色的事情

但百年後 卻是文化積壘的符號

我這樣比喻妳應該可以體會我所說的 不需太嚴肅的部份了

我寫這段文字的時間點 我在台中

兩三個月前我跟學弟妹去了趟大甲媽祖回鑾

在清水有三組傳統民居我很喜歡

她們並排著 在東海唸書時 有外地的朋友來

我幾乎都會帶他們去看

而最左邊的婆婆 每天傍晚都會再合院前整理菜圃

聊著大廳內高掛著明經進士的牌匾

我很喜歡跟她蹲在菜圃裡聊天

有時陪他拔拔草

也從他口中得知 許多家族發展的事情

這三組房子 最早的清代的時候就在了

前頭還有當時作官的旗竿座

最右邊的一組可以看的出來是日治時期的產物

依然為合院型式 但立面才ˇ改為洗石子

屋架也呈現 洋小屋組

三個月前再度回去看看她們

其中一間已經移平

我非常得吃驚

聚落的演替 在台灣裡是乎還沒找到好的方式

或者價值觀 早已掩蓋了我們的雙眼

而我們正是要找回將這些掩蓋雙眼的塵土給撥除的方法

不知可否 容我將此篇文字 po在我網誌上

我很喜歡跟你的對話議題

影像來源 阿達碼

沒有留言:

 
Template by: TIMLACO.VN